中新网昆明11月28日电 (记者 胡远航)28日,为庆祝西南联大在昆建校暨云南师范大学建校85周年,《中共西南联大党组织发展历程》常设展在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开幕。西南联大校友亲属代表、研究专家等观看展览,希望联大精神永续传承。

图为《中共西南联大党组织发展历程》常设展在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开幕。中新网记者胡远航摄
《中共西南联大党组织发展历程》常设展,是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西南联大研究所)多年来深入研究西南联大中共党史的成果集结,是目前有关中共西南联大党组织最全面、最详实、最生动的展览。展陈面积约600平方米,展出历史照片240余张,相关实物物证50余件。其中,首次展示的历史照片近百张。
展览披露,抗战时期诞生的西南联大秉承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红色底蕴,中共西南联大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与西南联合大学办学历程相始终。长沙临时大学成立后,党的基层组织就在学校建立。到昆明之后,联大党组织按照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在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下,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建立进步组织、团结广大师生、联合民主力量,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倒退,在开展抗日救亡和爱国民主运动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在大后方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中共西南联大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层组织,是当时云南省党员人数最多、最集中、力量最强的党组织。

抗战胜利后,为反对内战,在党组织领导下,以西南联大师生为主体掀起的“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揭开了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序幕,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1946年西南联大宣告结束,三校复员北返,广大党员奔赴新的战斗岗位,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联大师生在党的领导下,纷纷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为《中共西南联大党组织发展历程》常设展展览现场。中新网记者胡远航摄
“85年前,三校的党组织与西南联大一起在昆明落地生根,与云岭大地的红色血脉相互交融,共同汇聚成一股磅礴的革命力量,深刻推动了云南乃至全国的革命进程。”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玮表示,《中共西南联大党组织发展历程》常设展是该校继一二·一运动纪念馆、西南联大博物馆新馆之后的又一重要陈列,丰富了西南联大旧址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拓展了学校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必将为更好传续红色基因凝聚红色力量。
“最为怀念是昆明。”109岁的西南联大校友、知名作家、原西南联大党支部书记马识途发来视频,对展览的开幕表示祝贺。他希望,年轻一代继承和弘扬好西南联大精神。
图为第五届“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现场。中新网记者胡远航摄
当日,第五届“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也同步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及部分校友亲属,围绕西南联大人物及群体研究、组织及活动研究、文学研究、文献史料研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表示,西南联大在八年多的办学历程中体现了教育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紧密联系,勇于担当、团结奉献、兼容并包、顾全大局、廉洁自守、坚持奋斗的精神。这些精神引领西南联大取得辉煌业绩。各院所将进一步推进西南联大历史的整理、研究、传承、弘扬工作。(完)
中新网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杨颜慈)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上,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博物馆、高校、文创企业领衔完成的一批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地质古生物科普成果入选。
与以往的重大发现不同,本次十大进展聚焦科普领域,注重互动以及寓教于乐。例如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暨‘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山东博物馆“山东龙——穿越白垩纪”展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之夜”博物馆夜场活动等成果悉数入选。
记者了解到,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的评选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目的是促进全国古生物科普工作,大力宣传古生物科普知识,提升地质古生物科学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反映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在一年内所取得的重要工作进展。

本年度评选工作由委员或者单位推荐优秀成果、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投票,最终评选出“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结果。

具体上,入选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的进展分别有: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暨‘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山东博物馆“山东龙——穿越白垩纪”展览、深圳博物馆与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向海之旅——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专题展览、大连自然博物馆《史前古兽-新生代古生物展》、重庆自然博物馆“自然科学小侦探”--古生物科普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探究。
另外五项为:天目地学博物空间与化石网的湖南矿博会“探秘地球”科普之旅系列活动、上海代那索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给少年讲演化》全媒体科普创作及传播运营、自贡恐龙博物馆“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发现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博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之夜”博物馆夜场活动。(完) 【编辑:姜雨薇】